市中区优化街道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打造便民高效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
日期: 2015-03-30

为盘活街道办事处现有机构编制资源,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打造便民高效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区编办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紧紧抓住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有利契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增加“自选动作”,在全区街道办事处编制总量内,根据其承担的职责任务,对各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进行统筹调整,并相应清理规范街道办事处事业单位。

一是按照编制与职责相匹配原则,统筹调整编制。自2001年以来,城区街道办事处机构编制基本上没有进行调整,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编制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等问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区编办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套根据街道办事处服务人口、经济状况、辖区面积等指标以及承担重点项目任务动态调整编制的加权指标核算体系。结合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在全区街道办事处编制总量内,重新核定了17个街道办事处行政编制和所属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编制配备更加科学合理。

二是按照综合统一设置原则,清理规范事业单位。针对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按照事业单位综合统一设置原则和分类改革的有关要求,每个街道办事处统一设置4个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分别是社区服务中心(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牌子)、经济发展中心、城管服务中心、财政所,涉农的街道办事处增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挂水利站牌子);撤并职责减少、职责单一的事业单位31个;街道办事处所属幼儿园、卫生院等12个事业单位划归区业务部门管理。从而优化了事业单位设置,理顺了工作关系,更有利于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三是按照人随职能走原则,优化人员配置。街道办事处机构编制调整后,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和机构编制、组织人事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工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人员结构,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机关事业单位多年遗留的人员混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