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调整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合理配置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资源,实现人员编制效用的最大化,根据省、市关于集中清理“僵尸”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市中区编办采取三项措施全面完成“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了确保清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市中区编办第一时间将上级清理“僵尸”事业单位的要求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汇报,纳入区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同时,制定下发了《济南市市中区集中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工作方案》,明确集中清理原则、目标任务、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为开展“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严格清理标准。为确保“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切实取得实效,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市中区编办在对全区事业单位职责履行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严格清理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将“僵尸”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清理清单,做到突出重点、应清尽清。清单制定后,会同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对纳入清理清单的事业单位严格实行“扎口”管理,冻结机构编制事项、用编进人计划和人员调入的审批,暂停干部任免和大额固定资产调整审核,确保“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目标清晰准确。
三是突出统筹兼顾。在清理过程中,对纳入清单的“僵尸”事业单位,采取“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模式,紧密结合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修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取消“大班额”和新建中小学等工作,统筹推进、乘势而为,逐一制定单位撤销、人员分流、资产划转方案,确保“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稳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