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坚持三个导向助推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
日期: 2018-01-22

围绕打造服务最优、审批最简、效率最高的“三最”服务型政府要求,市中区持续推进商事主体登记便利化,坚持三个导向助推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

一是坚持“政策”导向,厘清思路谋发展。市中区高度重视商事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将其作为检验服务型政府的总抓手,坚持把上级政策学深悟透、弄通弄懂,准确把握、运用自如,在改革步骤及落实措施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进一步用政府权力的“减法”和为企业服务的“加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赢得了市场主体数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累计达到68528户,同比增长14.31%;注册资本4488.60亿元,同比增长24.18%;个体私营经济累计就业人数328716人,同比增长14.34%。

二是坚持“品质”导向,高标定位树形象。紧紧围绕发展品质更好、服务品质更优、环境品质更美、民生品质更实的目标要求,对涉及新旧动能转换、招商引资、拆违拆临、老商埠改造、重点道路施工等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按照“主动、用心、高效”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推进企业名称改革和简易注销程序,申请人通过互联网自行查重、起名,真正实现了登记注册一网办理。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戮力攻坚求突破。组建改革攻坚领导小组,以审批服务对象的体验导向、功能导向为标准,带着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与辖区农业银行市中支行、七贤支行等就工商业务登记系统与银行业务系统数据对接相关问题多次沟通和技术调试,最终实现了信息数据有效对接,通过银行发放的电子U盾来认证申请人身份,实现了全程零跑腿的关键技术性突破,最终确定了“无介质”电子登记模式,明确了合法性与便利性相结合、协同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统一系统与多元选择相结合、互联互通与共享应用相结合的“四大原则”,确保了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稳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