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编办“控减调保”四字诀打好控编减编“组合拳”
日期: 2018-03-13

为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市中区编办采用“控、减、调、保”四字诀,打好控编减编工作“组合拳”,从严从实抓好机构编制工作,真正把这一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资源管住管好。

一是想方设法“控”,从严管好机构编制资源。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调配工作的意见》,强调了“编制审批在先”的原则,规范了职能部门办理人员招考聘用、调配等程序,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前瞻性、统筹性和规范性。年度用编计划坚持控制总量、保障重点、规范管理原则,增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提高编制资源的使用效能,严格做到“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缺编单位按需进人”。

二是动真碰硬“减”,深入挖潜机构编制资源。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按照机构编制“精简、统一、效能”原则,通过集中精简编制、收回闲置编制、撤并空壳机构等措施,对事业单位实行“刚性瘦身”,进一步挤出事业编制存量空间,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改革工作用编需要。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对5家“僵尸”事业单位完成清理工作,撤销了区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区交通运输加油站、区房屋建设综合开发公司3个事业单位建制;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撤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区水政监察大队、区农业机械管理站、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4个事业单位建制。将通过改革收回的编制,统一管理、弹性使用,编制资源重点调剂到中心工作、经济发展和重大民生等关键领域。

三是主动作为“调”,调剂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深入挖潜,有保有压、有增有减、增减平衡,以职能转变为抓手,推进“常规化管理”向“改革式管理”转变,收回区市政工程管理局空余事业编制40名、区机关服务中心空余事业编制8名。同时,为济南金融商务中心区(市中区)服务中心核增事业编制2名,为街道办事处核增行政编制9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四是千方百计“保”,用活用准机构编制资源。始终坚持机构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核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教育教职工事业编制。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整合优化机构设置,先后调整设立区投资促进局、企业服务局、大数据业服务中心、港澳台胞服务中心等14个部门(单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