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编办“三举措”积极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日期: 2018-03-28
近年来,市中区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要求,针对教育系统中小学学科教师紧缺与编制不足的矛盾,采取“编制有增有减、人员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方法,积极推进本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一是健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区编办会同区教育局根据全区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每三年核定一次教职工编制总量,按照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对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实行严格管理、专编专用。在核编期限内,针对新建学校数量、学生数区域性增长、育龄女教师数量增加等实际变化情况,实行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优化教师交流管理工作机制。中小学教师区域内交流,不需申报用人计划,由区教育局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每年寒暑假研究提出教师交流方案,经区编办审核、区人社局备案后,办理人员调动手续。通过定期交流调编,进一步优化教师编制结构,促进教师资源合理分配。
三是大力支持教育师资补充。通过撤并、改企转制等方式收回的事业机构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新设中小学机构编制需要。在每年市里核准下达的事业单位补充人员计划限额内,优先满足中小学使用计划补充教师,平均下达中小学用人计划比重占用人计划总数80%以上。中小学有空编的原则上按照中小学申报情况足额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做到有编即补,进一步优化改善全区教师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