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编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五机制”贯彻机构编制法定化精神
日期: 2018-03-30

党的十九大提出“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市中区编办积极贯彻十九大提出的机构编制法定化精神,围绕深化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结合本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际,严格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宣传、制度、监督并重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五项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机构编制纪律宣传工作。研究制定《市中区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工作制度》,着重加强在“市中工作、市中头条、市中手机报”等我区主要宣传媒体上的关于机构编制工作、机构编制纪律的宣传工作。为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区编委成员、17个街道办事处、区有关部门单位、区编办全体工作人员订阅了《机构与行政》杂志,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区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法治观念。

二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相关规定。严格贯彻执行《山东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山东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以及《济南市行政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济南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机构编制审批权限和程序规定,进行机构编制文件的制定、报批、备案等工作。建立完善《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定期召开区编委会,研究通报近期机构编制工作,传达近期机构编制文件,调度机构编制事项落实进展情况,严格执行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超越权限和不按程序审批机构编制等问题的发生。

三是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基础性工作。我区按照《济南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实名制系统网上业务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全部纳入实名制管理。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预算配合制约机制,形成人员入(减)编审批→实名制信息维护→打印机构编制管理证→工资核拨的“流水线”式工作流程,保证了在编人员与财政供养人员完全一致。强化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已成为我区单位申请办理人员增减、核拨经费、统发工资、社会保险、社会统一信用代码赋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示工作,在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中对需公示的信息范围和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并导出至区机构编制网进行公示,公示信息每月更新。

四是建立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制度。根据中央、省、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特例的原则,在区机构编制网站上每月公开区编委、区编办当月印发的机构编制文件,定期公开最新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按要求及时公开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行政审批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信息,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和制约。

五是建立推行机构编制评估、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制度。对全区22个政府部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内部工作机制运行情况等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对批复1年以上的新设立机构或机构编制事项调整较大的部门(单位),确定选取合并类、变更类、新设类、撤销类等5个以上机构编制事项开展跟踪问效,督促各部门树立严格管理机构编制的意识,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