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市中区多措并举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一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采取“及时部署安排、部门梳理申请、集中研究审核、按程序审定公布”的方式,继续做好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上级取消的权力事项我区一律取消。同时结合“三定”修订工作按规定程序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加强清单规范化管理,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截止目前行政权力事项净减少了133项,调整455项。
二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市中区严格落实随机抽查制度,建立了抽查台账,将25个行政执法主体120项随机抽查事项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同时区执法主体部门(单位)根据行政权力事项调整和实际监管工作需要,动态调整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监管责任和职责边界。全面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使用“济南市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平台”开展监管工作。去年以来,市中区开展了区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把“放管服”改革工作列入评估内容,确保改革工作及时贯彻落实到位。
三是提高政府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办理环节64个,压缩承诺时限258个工作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进一步精简了束缚创业创新的各类证明、盖章环节和申请材料,公布“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持续推进商事主体登记便利化,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三十一证合一”,直至目前推行的PC端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率先实现了全天候、全自助、零见面、无纸化、无介质登记注册,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