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发力综合行政执法深耕城市治理
日期: 2018-06-22

市中区实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以来,主动作为,不断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实现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一是编订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汇编。我区在市城管执法局编辑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规章汇编》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法律、法规、规章汇编》编订工作。共搜集了190余部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与综合行政执法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增加了新修订、新颁布以及新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等90余部,删除了原汇编收录的已废止或失效的各类法律、法规、规章40余部,极大便利了执法过程中的法律检索及学习应用。

二是开发“人脸识别”技术。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结合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开发应用了专门针对基层一线执法工作使用的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建立违法信息大数据库,将违法行为、违法当事人信息、违法记录进行整合,通过采集、识别、分析、反馈等手段,实现市容秩序管理手段的智慧化提升。运行2个月,目前已采集录入违法信息和管理信息500余条,改进系统运行问题数十处。同时计划在辖区主要场所区域,特别是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高发区域,全部安装人脸信息自动采集识别装置,不需要人工“盯守”大屏幕,识别装置会自动搜索、锁定大数据库中有过往违法行为记录的违法人员,建立从自动发现、预警、转办到处置的“30分钟工作法”,实现市容秩序类案件的快速发现处置。

三是探索新建小区“城管+”控违管理模式。结合“后创城”工作需要,针对封闭式小区控违工作中存在的“物业能监管不能执法,城管能执法难以监管”难题,我区探索实行“城管+”控违管理模式,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办事处城管科主动对接小区物业,实行宣传在先,物业联动,将控违重点放在违建发生前及过程中,对违建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最大限度地控制违建,避免矛盾升级,同时降低后期拆违成本,控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