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通过减事项、提效率、优服务,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幅削减行政审批,推出“反向跑”优化政务环境,推出“企业上云”行动,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力“双招双引”,打造发展“双引擎”,不断把“一次办成”改革推向纵深,让企业少跑路、百姓少跑腿。
一、工商登记“互联网+”执照全部电子化,实现“一照走天下”
市中区纵深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将登记材料模版和操作指南全部挂在网上,便于办事群众操作,同时将全程电子化登记由电脑端延伸至手机端。通过网上流转,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登记注册服务时间由8小时拓展到24小时,从材料齐全到办结,最快仅需半小时,并且延伸证照邮寄业务,将营业执照免费邮寄至企业住所。同时市中区积极探索电子营业执照的发放及应用,目前“电子营业执照”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均已上线。近期,山东爱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市中区领到全省第一张微信小程序电子营业执照。新设立的企业已通过系统登记全部生成电子执照,大大节省办事时间。
二、当好“店小二”主动上门服务,做到“办得了事、办得成事”
市中区强化“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理念,扮好服务意识强、工作能力强的“店小二”角色,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市场主体服务标准化,推行“八个一”企业服务模式,全面开展“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活动,切实营造了“审批最简、服务最优、门槛最低”的营商环境,坚持为辖区群众服务多元化,深入开展“双联系双服务”活动。围绕“一次办成”改革再造各项办事流程,确定“零跑腿”事项14项、“只跑一次”事项281项、“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226项,实现“从让企业和群众只跑一趟,到网上审批、一趟不跑,再到上门服务、反向跑”的转变,努力打造“企有所盼、政有所应”的重商环境。
三、实施“企业上云”激活市场主体,搭建“10朵行业云”
市中区通过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市场主体升级行动、产业规划行动,搭建“10朵行业云”,协助企业开展产业规划,推动由个体户升级为企业、由企业升级为园区,营造出公平、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商海”中“如鱼得水”。7月18日,市中区举行惠企政策“云+111”宣传活动,为企业送上政策“大礼”。这是继“云+”战略启动、“企业上云”服务联盟揭牌等活动后,市中区近1个月来举行的又一次“重商亲商”活动。从全力支持到贴心服务,带给企业满满获得感的,正是市中区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在举措。
下步市中区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在全区构建“企有所忧、政有所解,企有所盼、政有所应,企有所需、政有所为”的命运共同体,动态调整行政审批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和集中公示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