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委编办坚持“三步走”优化事业单位布局
日期: 2019-06-04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市中区委编办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改革落实,借力改革契机,不断优化事业单位布局,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

一是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经过梳理,市中区明确了5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采取撤销和转企的方式,撤销了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交通运输加油站、价格信息咨询服务中心、房屋建设综合开发公司4家事业单位建制,并着力推动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总公司进行转企改制。目前,5家单位均已完成改革任务,全部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并妥善分流安置相关人员。

二是深化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一部署安排,梳理出32个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纳入全区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改革中,撤销了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区公路管理局等9家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同时将6家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整合成3家,剥离所承担的行政职能。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彻底根除了“事业局”,重新规范了事业单位职能和编制配置,进一步优化了事业单位布局结构。

三是谋划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按照《中共济南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9 年工作要点》要求,撤并整合职责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目前,市中区正在梳理业务单一、工作量小、职责弱化或事业编制规模在5名以下的事业单位,综合考量事业机构编制与之相对应的工作职责是否适应,拟定整合撤并“散、小、弱”事业单位的改革预案,着力破解“无编可用”和“空编不用”并存的矛盾,为即将开始推进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提供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数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