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部门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打造全方位职能运行体系,按照省、市部署要求,市中区以规范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为切入点,提前谋划,积极部署,全力推进“两单融合”“三级四同”,我区30个部门共认领权责事项3307项,进一步巩固了机构改革成果。
一是精心组织,抓好培训。及时印发文件明确权责清单工作的部门范围、主要内容、实施步骤、时间进度和任务分工,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工期图”。召开全区工作部署会议,发放《规范和完善权责清单工作业务辅导材料汇编》,组织部门集体学习,统一思想,把握节点,抓好落实。安排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系统操作流程,为快速开展清单领取、审核发布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衔接,扎实推进。采用集中认领和个别完善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各部门集中认领事项,做到事项领取无遗漏、责任认领无死角。组建权责清单梳理工作交流群,与部门实时交流,答疑解惑。建立部门工作进度周调度机制,对工作推进缓慢的部门,及时沟通,帮助解决问题。实行后位督促制,对每周工作进度靠后的5个部门,由分管领导带队进行实地督导和工作对接,确保工作进度。
三是明确标准,严格审核。在推进权责清单工作中,市中区把压实责任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部门合力,保证权责清单认领规范准确。重点审查部门职责表述、实施权限等要素,实现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有机融合,确保清单编制公布工作无死角、事项无遗漏、权责相一致。此外,对于涉及机构改革部门职责调整的事项,特别是职责有交叉的部门,比如部门与行政审批服务局有交叉的事项,积极与部门主动沟通协调,明确各自应认领的事项,确保应领取的事项不推诿,衔接无缝隙;对移交行政审批服务局的事项,要求原部门认领监管职责,做到监管无空白,确保清单的准确性、严谨性。
四是查缺补漏,强化监督。加强与其他区县编办的沟通对接,定期比对各区县认领情况并及时反馈区直部门,确保各区事项认领大体平衡、基本一致。夯实部门权责清单工作的主体责任,要求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权责清单,确保清单事项准确完整,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于法有据”。加强权责清单制度运行的跟踪评估,深入开展权责清单“回头看”工作,推动部门形成按清单办事的良好氛围和行动自觉。
五是统筹谋划,推动制度落地。为发挥好权责清单基础性作用,强化权责清单制度的便民性、实用性,市中区主动公开“晒权”,统筹推进网上运行,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上网运行、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应用管理等工作;统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依托权责清单,压茬规范完善“一次办好”事项、监管事项、政务服务中介服务事项等清单,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