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属地管理”是理顺事权关系、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举措。市中区高度重视,全力抓好工作落实,创新“呼、分、联、销”四步工作法,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是建立平台,完善呼叫台账。依托12345热线平台、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等,建立街道办事处与部门及派驻机构之间的呼叫台账,明确呼叫人、呼叫时间、呼叫单位、接呼人。8月20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接到四里村街道发来的审批服务需求呼叫后,立即采取行动,积极协调四里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和市场主办方,共同上门为市中区中光明街市场60多户业户提供现场集中审批服务,以实际工作践行了“乡呼县应、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
二是事项归类,呼叫快速“分办”。近期,市中区结合81条属地管理事项,认真梳理12345热线工单办理量,做好事项归类工作。建立了涉及违法停车、社会办学、住改商、装修装饰、物业管理等9类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属地管理高频事项清单”,事项“响应”平台在接到“呼叫”后,根据事项类型和轻重缓急程度,添加拟办意见、办理部门、办结时限后进行“分办”,派发至相关职能部门,并负责督办,对未及时点击查看的,通过电话或短信进行督促。
三是领导牵头,部门协调“联动”。为统筹推进改革工作落实,市中区及时建立了以区委组织部长为召集人的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按照分工由各位副区长牵头召开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座谈会,确定工作关系。区级职能部门在接到“分办”事项后,对部门能独立完成的事项,立即予以解决。需多部门配合的,转入“联动环节”,由第一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协调相关区直部门共同予以解决;对协调多部门仍无法解决的,报区委、区政府研究解决。近期,辖区居民反映要求培训机构退还未上课时费问题,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结合属地管理“施工图”和“说明书”的基础上,区教育体育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牵头各有关部门和街道开展了联合执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反馈结果,限时解决“销号”。区级职能部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联系街道分管负责人或具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对已解决的事项,由街道联络员及时向平台反馈销号;对暂未解决的事项,由职能部门与街道协商,在商定时间内解决并销号,对街道“呼叫”实现闭环管理。